这座被梁思成誉为“第一国宝”古刹,仅古经幢就有三通
发布日期:2022-05-15 21:15 点击次数:150
早在辑录《中华古塔通览·山西卷时,便对佛光寺心生钦慕。离开南禅寺,蒙此行组织者李建玲(卧虎藏龙)兄的概述“备课”,一道教唆凯旋来到佛光寺。入山门便见那通在山门内庭院中立了千年的唐代经幢:
图片
那是1937年,梁思成、林徽因风餐露宿来到山西,寻到了位至今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外的佛光寺。梁思成干预庙宇,看到出檐深刻的大殿,一眼就料定这是一座比他们昔时所见的更陈旧建筑。大殿内的风光让梁思成和林徽因诧异不已。
入庙宇,我的内心有几分感动,当年梁公、林先生测验时所见所探的唐代古经幢仍在原地兀立。目下的经幢立于唐乾符四年(877),高四点九米。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。幢身亦刻陀罗尼经,上雕宝盖、矮柱、屋檐和宝珠。
图片
一双老外配头从佛光庙宇内出来,很欢笑经受了我拍照的苦求。
这通唐乾符四年(公元877年) 所立的经幢,在我心底所唤起的厚谊,是难以言说的。关于梁公与林先生的敬意更是无可说,无可说。
花吐花落,岁月留痕。佛光寺虽非梁公、徽因当年,但经幢、佛殿、祖师塔都躲过了战火与动乱年代,幸存至今。仅此,当向那些为发现和保护这国度瑰宝的先辈们抒发敬意!感德无量佛光!
图片
这通唐代石经幢的幢身目视已向南歪斜,约为六七度的方法,但它保存得很完好。仅仅幢身有裂痕。扫数经幢一千一百多年来莫得过程复刻或修整过。下两图为此幢的上部及幢刹。
图片
图片
被梁师赞为第一国宝的东大殿,座落在佛光寺的最高处,掩在古松之间。目前,我所能见到的,领先是与大殿同时所建的石经幢,这照旧令迟来之我昌盛不已了。
图片
走过院落,昂首见到东大殿前的那通唐代经幢,现掩映在两株古松之间。这便是现代林徽因所攀上的唐大中十一年所立的古经幢。可惜的是,这通唐代古幢的幢刹已失,不知行止。
图片
当年的林徽因,风华旷世,与梁思成志趣相谐,仆仆风尘,不知忧倦。她在石经幢上发现了刻有“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”字样的话,与殿梁上那行翰墨交流,便昌盛地叫出声来,呼叫梁公来看。由此他们证明:
“这是咱们这些年里搜寻中所遭遇的惟一唐代木结构建筑,除殿自己为唐代木构外,殿内尚有唐塑菩萨像数十尊,梁下有唐代落款墨迹,栱眼壁有唐代壁画。此四者一已称绝,而四艺集于一殿,诚我国第一国宝也。”
石经幢上刻写的编年是:唐大中十一年。凭据推算,佛光寺大东殿当重建于公元857年,距他们发现之日整整1080年。
图片
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成亲照
图片
唐大中十一年经幢,今仍座落在佛光寺东大殿门前,镌刻时辰为公元857年,轮廓秀雅,雕工高超。幢总高三点二米,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,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,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,末尾刻有“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”之名,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,是该殿诞生年代之依据。
图片
唐代经幢比拟大致,均为八棱形,基座部刻有狮兽等。此幢幢刹已失。但幢身完好,刻有尊胜陀罗尼经。一般也称尊胜陀罗尼经幢。
图片
让咱们先看一眼佛光寺东大殿的旧照
观赏一下唐大中十一年经幢局部:
图片
图片
图片
在辑录《山西五台佛光寺经幢》时,仅录有唐代经幢两通。实地测验,则在东大殿南侧祖师塔院发现未经辑录的经幢一通,所立年代省略。上书觉空大禅师等字样,亦为陀罗尼经幢。
图片
觉空大禅师经幢,下图为经幢上部特写:
图片